游历英国,分享这些年我在国外看病的经历-云顶集团官方网站入口

中文
英国移民攻略
游历英国,分享这些年我在国外看病的经历
2019-02-28
2438
出门在外,身体第一,这是真理。但国外医院到底靠不靠谱?有人说,生病要等一个月,只有冰水喝,这么惨怎么办?



今天文章的作者,曾经历英国、新加坡两个国家生活,她想来分享一下在国外看病学到的事。


作者:无国界村民。一个大都市的乡下人,曾混迹新闻业、投资银行。




农历春节,见一位许久没见的闺蜜,聊到今年将远行英国留学的女儿,她一口气问了好多问题。其中最担心的,莫过于孩子身体。

 

“听说英国看病要等很久?我跟女儿说,不行就回国……我准备给她带10盒头孢,你说够不够?” 她问。


这已经不是第一个朋友来询问看病的问题。几年前,一个小妹妹出国,我看到她30寸的箱子一半都是各种药,是妈妈帮她理箱子时塞进去的。



出门在外,身体第一,这是真理。但国外医院到底靠不靠谱?有人说,生病要等一个月,只有冰水喝,这么惨怎么办?


我曾经历英国、新加坡两个国家生活,今天分享一下在国外看病学到的事。



不给开药,这是白来了吗?


朋友说:据说国外万不得已,不要去医院。要等很久,还不给药。


真的是这样吗?


那年九月,我到达伦敦,宿舍很快给国际学生发了一张nhs的登记表。看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朋友,应该记得这样一幕:硕大的舞台上摆了很多病床,孩子们在床上蹦来蹦去。那正是英国人在展示他们引以为豪的nhs:免费的全民医疗系统。


留学生也会被nhs纳入保险范围(以前完全免费,现在留学生要交纳一些费用),在距离最近的诊所里,我们会被指派一位私人医生(gp,也叫全科医生),以后有哪里不舒服,都是先找这个医生;假如病得十分严重,会被转诊到大医院的专科。


登记时,你可以选择医生的性别。我选择了一位女医生,名字的首字母是c。

在填写登记表时,我发现过敏记录是一定要填的。无论在英国,还是新加坡,医生初次见面,都会询问你对什么东西过敏,我有一次吃某种药,出现了轻微过敏反应,医生从此记录在案,再也不给我开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。也许因为这样的习惯,学龄前的小孩一坐到餐厅里,自己就会对服务员说:我对某某东西过敏,做菜不要放哦!


因为知道英国有nhs ,我出国时心很大,除了一小包急救药,什么药都没带。我对自己说:“英国是正常人生活的地方,当地人能好好看病,好好活着,我应该也没问题。”


然而刚到第二个礼拜,我就莫名其妙发烧到39度多。因为没带退烧药,只好到诊所求助。英国有一些诊所具备walk-in服务,就是无需预约,当天过去,当天就能看,并不需要等多久。我当时幸运的注册到一家具备walk-in服务的诊所,顺利见到我的医生c。


她真的是“我的”医生!当我走进她的诊室,她马上喊出我的名字,像老邻居见面一样,问候我感觉怎样,需要什么帮助?


虽然,免费医疗系统也有种种弊端,但医生c给我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,她的诊室宽敞美丽,人也客气友好;她知道我的名字,一直亲切的喊我,这个服务细节带给病人一份安心。诊所虽然只有几间屋,但候诊区的人还不到5个,有孩子画画、玩耍的区域,隔壁是一个小花园,坐在那可以看到鲜花盛开。


医生c确认我没什么大问题,嘱咐我回家喝水、休息。这时,问题来了。我烧到39度多,怎么可以不开药就让走呢?难怪师兄师姐吐槽,等半天看医生,却什么药都不给开,让病人依靠自身免疫力康复,这不是白来吗?



医生c跟我说明原因,她希望我相信自己的免疫系统,不要乱吃药。我认同她的说法。然而,人矛盾的地方就在于,初来英国,很怕误课,加上习惯了生病服药,我心里不笃定,于是坚持让c给开点药。医生c无奈,最终同意给我开一颗药。


什么?开药还可以开一颗啊?难道不应该至少吃三天吗……但医生c不同意,她说一颗药足够了,不能乱吃药(她也很轴)。误课当然不好,但比起学业,尊重身体才是第一位的。


没办法。我只好将信将疑,拿着处方,走到药店去拿那一颗药。英国的医院和药房是分开的,为了杜绝医生收受回扣。后来知道,类似感冒发烧、腹泻、痔疮、擦伤之类的小毛病,直接去药店就好,那里也有医药顾问,不用去诊所。


吃了药,喝了水,我按照c嘱咐的,开着窗通风睡觉。第二天,居然退烧康复了。在那之前,我从没有经历过只吃一颗药,烧就退了的情况。这至少说明,英国的药作用还可以,或者,也许我对那里的药物没有耐药性,所以疗效明显。


经历过那次,我开始尝试感冒之后,不要马上吃药,依靠休息、喝水、开窗通风来自然康复。慢慢地,感冒的次数反而少了。


很多朋友在看病时,会遇到文化差异,例如医生不给药、发烧反而让脱衣服、还冷气降温……于是大家觉得在国外太艰难了,生病尤其难,想喝点红糖姜汤,周围还买不到红糖。临出国前,特别焦虑,生怕少带了一件中国物产,在国外生病后没法好好医治。这里,我想再讲一个小故事。



我的一位美国同事,领养了中国的孤儿。搬到中国后,孩子发烧,美国的办法是给孩子吃冰激凌,喝冰水,迅速降温;但中国的保姆告诉她,应该喝姜汤,驱寒气,治本。她一方面习惯美国的做法,另一方面觉得中国阿姨说得有道理,而且孩子的基因是华裔,似乎应该遵从中国的方法。


于是,她一番纠结之后,决定“两国疗法”一起上!一天给孩子吃冰激凌,一天喝姜汤……冰火两重天的过了几天,孩子居然也康复了……


这个做法当然有点崩溃,不提倡。但你反过来想想,这是否说明人的身体是很奇妙的?西方人吃冰激凌能退烧,中国人喝姜汤也达到目的……我们对生命的了解远远不够,各国医学都还在探索中,那么,不妨少一点固有印象,不要太焦虑?当你在异国医院找不到热水时,可以冷静一点,不必觉得自己全世界最可怜。因为,你的不安全感和坏情绪,才是更伤害身体的。



曾碰到家长,因为孩子发烧,没从国内带常吃的药,大半夜一直给孩子的老师、朋友打电话。虽然学校医院已经看过了,说没有问题。有时候,我们的焦虑和恐惧,不是因为新环境不好,而是因为,我们对新环境缺乏信任。是我们的内心,放大了问题。


国外的医疗不是完美的,但有病去医院,通常还是比越洋求助父母更高效。而当一个孩子经过历练,学会信任新的环境,他会更加容易健康开心的生活。



异国看病,我学会做身体的“领导”


为什么这样说呢?在英国、新加坡看病,某种程度上说,颠覆了我对于“看病”的认知。


以前,我认为医生才是上帝,有病要听医生的;而在海外,我慢慢发现,自己才是上帝,医生只是“健康方案提供者”,你的生命,自己才是主人。


从我第二次去见c医生说起吧。那天,我慢性咽喉炎发作,不算严重,然而从学校回家,刚好路过诊所,我决定进去咨询一下。


c医生再次热情地打招呼,说好久没见我了,有什么需要帮助?


在诊疗过程中,她得知我的咽喉炎是“老毛病”,询问了我许多问题。当她发现我对此一知半解,于是让我等一下。


她走到电脑前,打印了长达8页的医学研究资料给我看,里面详细叙述了咽喉炎可能的成因、治疗的方法、新的饮食疗法,以及每项治疗方法在国际上接受实验的人数,每项疗法有百分之几的人康复,还有多少人没起作用,原因可能是什么……


我生平第一次,仔仔细细了解了这项疾病,以及生物医学家做的那些实验,以及……它居然唤起了我对于自己身体,以及医学的好奇心。原来,一项疾病可以有那么多种治疗方法,同一种药物,每个人的反应可能不一样,而我们过去的疗法,在新的研究中也许已被质疑了。每项结论都有数据和方法支撑,给患者打开一扇门。



难怪,每次医生要花30、40分钟时间,跟我详细讨论可能的治疗方案,让我判断决定。


医生成了提供知识和咨询方案的人,而我们获得这些知识后,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。


国内由于现实的人口情况,医生需要在很短时间,替我们拿主意,给出一个最可能有效的方案。所以,很多人去国外看病时,觉得不适应。医生说了一堆方案,最后让患者做决定,这是一种什么操作?


两种操作,当然没有绝对完美的。但经历过西方的咨询式问诊,我现在养成了习惯,会订阅英美一些面向公众的医学研究;还会在生病后,查询nhs、哈佛等发布的,对于这项疾病的解释、家庭护理方案、饮食建议等。


以前,医学似乎离我很远,那些养生帖,就是我认知的“医学知识”。而现在,那些疾病成因、人体结构图、数据建议等,成了生活基本的常识。



当然,我这里说的只是英国医院一种让我满意的方法。现实中,你碰到什么样的医生,真的要看运气。尤其英国这几年,免费医疗系统缺钱,有些医生护士的专业能力不咋的,除了给你看看研究报告,作用有限。


有一回我去医院抽血,护士态度倒是一贯良好,超级能聊,从她孩子到她家的猫,抽个血花了30分钟,还包括各种精神安慰,最后还细心的帮我贴好胶布,让我如沐春风……可是我一看,贴错地方了,胶布都没贴在针眼上……


这世界呀,没有绝对完美的地方,即使工作后就诊的私立医院,也难免被吐槽。我们能做的是,吸收好的部分,让自己更加强大和处变不惊,无论在家乡还是异国,这都是快乐生活的根本。以及,不要因为某一个、某几个人,而否定一个国家的全部。某个老师、医生不好,你可以投诉,也可以更换选项,不要停留在原地,让不开心的经历毁掉你的全部留学生活。勇敢一点, keep calm and move on! 



天堂和地狱,只差一件事


英国有nhs,其他国家呢?我听到国外看病更多的吐槽,是关于费用。贵到倾家荡产。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?


以下是一位家长发的朋友圈,女儿在美国做了个心脏手术,服务体验哪哪都好,最后一看账单,116万美金……



这并不夸张。英国有全民免费医疗,但新加坡美国等,购买保险会变得非常重要。在新加坡打车,我曾听司机吐槽说:“在这里生活,我们死得起,但病不起。” 他的意思是,工作时有雇主购买的医疗保险,而退休后,没有雇主缴纳保险,某种程度上就要靠自己了。


如果不买保险,看病可能有多贵?


我妈当年来新加坡看我,喉咙卡了一根小鱼刺,跑到隔壁的医院,医生医术非常精湛,从麻醉到取异物,没有任何不适,环境也极其良好,老妈相当满意。然而一看账单,一根鱼刺花了600多新币(人民币3000多)。


在美国,叫一次救护车运输,可能产生几千美金的费用,住院更是可能花费百万。



所以,我一直跟身边朋友们说:去发达国家,无论旅行、夏令营还是留学,大人孩子都该买保险!比起万一发生意外产生的天价账单,那一点保费真不算啥。


更重要的是,一定要看清楚保费覆盖哪些项目。在中国,因为公立医院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,我们缺乏买商业保险的习惯;出国后,即使被强制购买保险,也往往走个形式,连合同都不仔细看。等到发生意外,才发现买的保险不给力,账单上的那些零,都需要自付。


此外,如果孩子到欠发达国家做志愿者、做调研,也应该购买保险,并且这时的保险,最好涵盖应急转诊医疗。也就是说,一旦出现危及生命的意外,需要保险公司派直升机,将孩子接到具备医疗条件的地方医治。关键时刻,父母未必能救命,还要依靠专业的机构才行。


很多时候,危险的不是某个地方,而是我们的行为:只看到世界的精彩,却让自己的生命裸开,没有必要的保障。


西方的年轻人虽热爱冒险,但往往,他们享受着父母公司支付的医疗保险;西方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也并非像我们想得那样,脑洞很大,放手放养;实际上,他们往往很有计划性,孩子的教育,还没出生就开始规划;旅行规划至少提前半年,而且很注重做好保障,无论积累技能,还是购买医疗保险,都不打无准备之仗。


所以,离家远行,该纠结的不是带五盒,还是十盒抗生素,而是如何提早规划,了解当地(不仅是学校排名),帮助孩子积累当地的知识。



在留学生圈里,大家每次说起当年出国带的东西,常说如果重来一次,一定轻装出发。印象最深的是电饭锅,以及各种锅碗瓢盆。到了英国才发现,argos 10磅一只的电饭锅,好用到没话说!在当地买的各种电器和床上用品,甚至都想搬回国……


远走异国,文化差异是有的,但这世界也有许多共性。当孩子更加勇敢,全方位拥抱新的环境,将会自信平和的生活。


相信这一代孩子,会比我们做得更好。

© 旧版云顶国际yd222登录入口 copyright 2017-2020 京icp备16001301号-1 北京盛宇鑫德咨询有限公司旧版云顶国际yd222登录入口的版权所有
网站地图